“故国情怀东北风,丹心碧血女儿红。白山黑水珠河恨,青史黄钟巾帼功……” 6月9日下午,在七律《赵一曼》的深情朗诵声中,辅导员“四史”宣讲团第11-12期活动在图书馆剧场精彩亮相。
宣讲团成员、来自计算机工程学院的辅导员羌坚老师讲述了《铁骨柔情民族魂,甘将热血沃中华——东北抗联英雄赵一曼》的故事。这位从地主家庭走出来、受过良好教育的富家小姐,有着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矢志不渝的信仰,立志“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抗战被俘期间,无论日军使出何种惨无人道的手段对她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顽强抵抗,直至31岁时壮烈牺牲。连敌军都感叹,这个人的表现 “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同学们说,从英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性和风骨,生活在盛世中国的年轻人,定要守正创新、奋发有为才能不辜负先辈的嘱托。
宣讲团成员、来自机电工程学院的顾嘉老师讲述了《变迁——脱贫攻坚精神》。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治贫思路,自那时起,这个村庄通过发展果业种植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顾嘉老师围绕这个村庄的变迁史,阐述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十八洞村的变迁便是中国制度和中国力量的最好体现。活动现场,机电工程学院的同学们表演了情景剧《扶贫路上》,精彩演绎了十八洞村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成功事迹,再现了脱贫攻坚的坎坷历程。现场同学们深受感染。
脱贫攻坚胜利了,乡村振兴仍然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