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时代,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1-16浏览次数:1524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16日   11 版)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我国阔步迈进了“众创时代”。“众创”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注入了强大动力,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提出了经济发展“起飞”六阶段理论,将“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2%的比例。职业教育肩负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使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职业院校可以培养更多创新创业“精英”。职业教育要不要、能不能为创新创业培养“精英”,答案是肯定的。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那些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精英,大都是技术技能超人。从瓦特到爱迪生,从蔡伦到毕�再到袁隆平,无一不是因身怀绝技而又善于创新才成就伟大发明创造的。瑞士高度重视培养职业尖子,学生初中毕业后70%进入职业学校(徒工学校)学习,从而造就了大批职业精英,日内瓦70%的老板均出自徒工学校,瑞士联合银行的老板施图德尔也是徒工学校出身。古今中外的事例告诉我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精英”。

职业教育既可以培养创新“精英”,当然也可以培训更多创新创业“草根”。李克强总理向全国发出了“草根创业”的号召,“草根创业”最需要技术支持,职业教育必须主动承担起对“草根”培训的任务,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草根”把握住人生出彩的机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远程公益创业培训,提升基层创业人员创业能力。”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对“草根”创业培养的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联系最为紧密,在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较之其他教育具备诸多独特优势。职业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中发挥应有作用。

职业教育可以为创新创业打造“练兵场”。一是要积极拓展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功能,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基地不能只用于校内学生实训实习,还应通过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和运行机制,建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二是广大职业院校可以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建设对区域产业发展起引领作用的职校生创业园。当前,各地为了发挥普通大学生和职业院校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主力军作用,正加紧建设大学生创业园。职业院校可抓住有利时机,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创业园建设,为学生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三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战场所。一般来说,这些实训实习基地,设备先进,兼备多种功能,是最好的创新创业训练场所,学校可以将其打造成公共产品,不仅服务学生,还可以服务社会,成为地方创新创业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职业学校还可以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器”。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信息化条件,为发展众创空间出力,催生出更多的创业孵化器,并且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构建低成本特色创客空间。目前,一个个由职业院校作为运营主体的创业苗圃、创客空间、创业交流平台等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这为本校学生和社会创客提供了实战场所,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从政府部门来说,应该支持职业院校与社会资本合作,打造全要素创业孵化器。为了让广大职业院校学生的奇思妙想成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职业院校应与相关企业合作,引进社会资本,构建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学生创新创业给予技术、金融、成果交易等“一条龙”服务。

另外,职业学校还可以成为创新创业的“加速器”。职业教育肩负着技术积累的重任,在众创时代,更要为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作出贡献。职业院校要通过建立科研基地、大师工作室、技术创新俱乐部、创新坊等,为广大师生和各类创客提供新技术研发平台;可以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深入开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和催生新业态的新技术研究;可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要使创新创业保持持久活力,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创新创业新观念,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可以积极作为,职业院校应带头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引导师生及全社会树立崇尚创新的价值取向。职业院校是创新人才的摇篮,必须努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崇尚创新的环境里成长。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